工作室里,杨杰在撰写学术论文。
杨杰请专家组对自己的创新设备进行论证。
“杨杰讲堂”成为最受欢迎的地方。
“我文化底子薄,靠的是笨鸟先飞,一直不停飞,最终取得成功?!?月23日,在淮北煤电技师学院模拟巷道中,杨杰给新学员上课时说到。
1984年,初中毕业的杨杰进入朔里矿,成为一名副井车房绞车司机?!澳鞘?,跟着师傅依葫芦画瓢地操作,一旦绞车出现故障,就只能等维修工来解决。”杨杰也想学会维修绞车,但找来提升机的结构、原理图,打开一看,懵了,图纸符号像天书一样,根本看不懂。意识到自己知识匮乏,杨杰便在工作之余开始自学。高中课程、电工基础、电子技术、电力拖动与控制……“啃”完20多本矿井提升机方面专业技术书籍,积累了30多万字的读书笔记。
1987年,杨杰在淮北市“百业十行”大比武中拿到了绞车工种第一名,1990年被共青团中央授予“全国煤炭系统杰出青年岗位能手”称号。杨杰坚定了信念:学一生,专一行。
杨杰在模拟巷道给学员上课。
多年的刻苦钻研积累了很多创新成果,他有35项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获国家授权,1项获中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,1项获安徽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,3项获得软件著作权,发表论文20多篇,为企业创造效益上亿元。
2018年初,杨杰被调入安徽淮北煤电技师学院,成为工匠大师工作室核心成员,作为培训教师,肩负起为矿区和社会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的重担。在实操培训中,既传创新方法和技能,又传劳模精神、工匠精神,他鼓励学员大胆尝试,成为创新能手,学员取得的创新成果已有36项。杨杰团队目前有3人被评为“淮北矿业工匠大师”,6人被评为“淮北矿业工匠”。汗水浇灌荣誉。杨杰先后获得“全国技能大师”“第二届感动中国的矿工十大杰出人物”“中国好人”等40多项省部级以上荣誉。(记者 李博 摄影报道)
7月28日,在淮北矿业集团芦岭矿东风井场地,一排排整齐排列的蓝色光伏板在骄阳下熠熠生辉,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。全力推进风电项目,烈山区东部风电场项目、乡村振兴风电项目进入核准阶段,杜集区中部风电场项目进入建设规模报批阶段,烈山区中部风电场项目、泗县风电项目已完成合资公司工商注册,正开展土地预审前期工作。1至6月份,累计实现绿电发电量2.06亿千瓦时,其中,瓦斯发电量1.02亿千瓦时,光伏发电量1.04亿千瓦时。...{详情}
在广袤的毛乌素沙漠边缘,短短几年时间,一个年产1500万吨的现代化大型煤矿——可可盖煤矿盘踞而起,煤矿开采的轰隆声自深处传来,仿佛诉说着并不久远但深刻的建设故事。针对地层特征,项目团队夜以继日,一遍遍调试泥浆小样,不断调整各项参数,确保钻进平稳有序。钻井法,这朵曾被认为无法在西部岩层绽放的花,不仅破土而出,更将以其坚韧的根系,在更广袤的黑暗中,连缀起一片静默而璀璨的花海。...{详情}
①安徽新媒体集团旗下各媒体稿件和图片,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。
?、诒就仄渌教甯寮康脑谟诖莞嘈畔?,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观点,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 ,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。转载的稿件或图片若涉及您的版权等其它问题,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,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妥善处理,第一时间删除内容!本网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。
安徽新媒体集团版权所有
Copyright© 2006-2020 Anhuinews. All Rights Reserved
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17000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-2008002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8228
安徽新媒体集团旗下网站:中安在线安徽国企网新徽商网中安汽车网中安教育网中安旅游网
中安在线 | 安徽新媒体集团版权所有
商务合作:187 1513 8669